世界骨质疏松日中国主题发布
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李梅表示,健康骨骼是“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的重要专项行动之一,是健康中国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体重 强骨健身”的主题,体现了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 疏松 骨质 骨质疏松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2025-10-09 22:03 3
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李梅表示,健康骨骼是“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的重要专项行动之一,是健康中国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体重 强骨健身”的主题,体现了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 疏松 骨质 骨质疏松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2025-10-09 22:03 3
每年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10月9日,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和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结合我国骨质疏松症防控现状,共同发布2025年世界骨质疏松日中国主题为“健康体重 强骨健身”,倡议社会各界保持骨骼健康、促进全身健康的理念。
人一老,麻烦就多。可你以为最难的是60岁退休的那阵子?还是90岁拄着拐杖、记不住名字的日子?都不是。真正折腾人、考验身体和心理的,是那段看着还行、其实最容易“掉链子”的时间段。
门帘一掀,店里飘着艾草味,我正准备躺上床,技师拇指刚压到肩胛骨边缘,“咔”的一声像拧开汽水瓶,我整条手臂突然一阵发麻——那一瞬间,你是否也在心里打了个寒战?最痛的困惑其实很直接:推拿不是为了舒服、为了养生吗,为什么我按完反而更酸、更紧,甚至第二天起不来床?也许
骨质疏松症则是由于这种平衡被破坏,导致骨量减少和骨微结构退化,增加骨折风险,尤其在绝经后女性中发病率高。随着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患者逐年增多,成为公共卫生重大挑战。饮食作为影响骨骼健康的重要因素,发酵食品因含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日益受到关注。日本传统饮食中,酒糟
“喝一箱牛奶不如吃一两菠菜”——这句话不是噱头,是实验室里白纸黑字的结论。
71岁,是一道坎。它不是某个神秘的数字,而是身体和时间达成“协议”的一个节点。许多朋友一过71,会突然觉得“怎么一下子老了”。这不是错觉,而是生理规律使然。
退休三年的王阿姨刚在小区公园说完这句话,立马引来邻居的反驳:“我爸80岁还天天喝绿茶,骨密度照样合格!”
2022年,57岁的刘旭铭在一家大型物流仓库做主管。每天要在货架和出入库之间来回巡查,遇到货车进场时还得帮忙搬运。长期站立加搬抬让关节一直处于高负荷。为了维持精力,他常常一日三餐都不规律,清晨下班后只喝一杯淡茶配点咸菜,中午常常直接睡过,晚上上班前随便吃几口炒
国家卫健委的相关统计显示,我国女性平均绝经年龄在49到51岁之间。随着月经停歇,身体里那股曾经悄悄守护的激素力量逐渐退场,整个人仿佛被岁月按下新的开关,许多微妙的变化接踵而来。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很多人一听“骨质疏松”,脑海里立刻浮现出“老年人、骨折、卧床”这些字眼。确实,骨密度下降会让骨头变得像干脆面一样脆,一摔就断。但问题是,它不是老年人专属,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进入了“骨脆族”。
林阿姨今年刚过53岁,本以为退休生活会慢慢变得轻松,身体也还算健康。可没想到,最近她突然发现自己变得比以前容易累,一早起床就感觉浑身酸痛,头发掉得比之前多,连记性也大不如前。晚上散步时,邻居张阿姨笑着说:“林姐,你这不是“一夜变老”了吗?”林阿姨听得心里既惊讶
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数据显示,信立泰(苏州)药业有限公司、信立泰(成都)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深圳信立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在中国健康成年受试者中比较SAL023和意大利产Evenity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的随机、开放、单次给药、平行
坐在我对面的,是一个刚查出轻度骨质疏松的老王,55岁,自诩“走路达人”,每天快走不落。但他的骨密度报告,和他手里的运动手环,仿佛在互相打脸。
让变脆的骨头“返老还童”?这事儿可能有戏了!中德两国顶尖科学家的最新重磅研究,共同找到了一把能重新“拧紧”骨骼密度的“钥匙”,骨质疏松这个困扰全球数亿人的难题,或许真要被攻克了!
这画面熟得像电影对白,却在现实生活中日复一日地上演。中老年人补钙成了全民默契,却没想到,钙有时候也“贪玩”,走错了路,结果骨头该硬的不硬,血管该软的不软。
9月19日上午,湖南省卫生健康委举行时令节气与健康湖南·秋分篇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骨科主任医师唐举玉介绍到,预防骨质疏松需从“增加骨量储备”和“减少骨量流失”两方面入手。第一,保证关键营养素摄入,筑牢骨骼“物质基础”。钙是骨骼的核心成分,成人
牛奶,小时候被当成个宝,长大后变成了标配。有些人到了退休年纪,仍坚持早晚一杯牛奶,觉得这就是“补钙护骨”的黄金搭档。
骨质疏松这三个字,听上去像是离老年人很远的词,但现代人的骨头“脆”,比我们想象中普遍得多。不夸张地说,年轻人一趟工位坐下来八小时不动,骨密度也会悄悄往下掉。每天散步这个看似“平平无奇”的动作,背后藏着不少秘密,尤其对骨质疏松人群,或许比你想象中更有“骨气”。